邱先森最近異?!盎钴S”。
以往幾乎從不上微信的他,現在都快全天24小時泡在群里了。形跡令人生“疑”。
忍不住私信他,方才得知:丫的上星期已經提了辭職報告。
原因是,老板不加工資。
-1-
“你們程序猿工資不是挺高的嘛?還加?”
我們公司的工資太低了!
“有多低?”
“九千!”
“嘖嘖,不是說現在的程序猿都一萬五起步嗎?”
“就是!這都不說了,關鍵,我們公司現在招新人都一萬二起了,勞資在這兒干了三年,還拿著入職時的工資!一分沒漲!”
“這……”
邱先森是我大學校友,機械工程專業出身,卻轉行做了程序猿。
入行三年,從打下手到獨立寫程序,如今已經獨立帶團隊做項目了。他手帶著一個七人的小團隊,正在開發一款新的手游。
本來一切進展順利,不料乍地被公司的新的人事政策刺激了一把。
公司內部流傳的一種說法是:上市在即,老板想淘汰一批不思進取的老員(油)工(條),才弄出這么一招。
邱先森當然不爽啊。他的想法是:雖然自己并非科班出身,但寫起代碼也是一把好手,高薪招新員工卻不給老員工加工資——太不公平!
“估計,這兩天老板就會找我談話,”邱先森說,“反正,我是想好了,不給我加或者加不到我想要的薪酬我就辭職。以我現在的能力,隨便進一家一線游戲公司輕而易舉?!?br /> 我表示力頂:“嗯,相信你的實力!”
-2-
邱先森的一番話,讓我想起了剛步入職場時的一段經歷。兩年前,我向PD公司申請離職:我嫌工資低,提加薪,老板不給加,最后我辭職了。
后來才想明白:其實,老板是不會輕易給不創造任何新價值的員工加工資的。不管你多苦多累,老板認定一個崗位就值那么多錢,無論你怎么瞎嚷嚷都沒用。
他才不怕你辭職呢。你不干,讓HR再招一個唄;再不干,那就再招唄。只要這個崗位不涉及核心業務,想要找個替代品還不容易?
許多人常常自以為勞苦功高,事實上,在老板眼里,你就一吃閑飯的。
我向PD公司提加薪的時候,剛入職四個月。起因是,我發現自己入職的時候薪水要低了。同一崗位的同事,工作做得一塌糊涂,工資卻比我高——這讓我很不爽。
領導沒有直接拒絕,真誠地回應我:“我已經跟大Boss說了,但公司規定得轉正后滿半年才可以提加薪的事?!蔽倚南?,還有兩個月就符合條件了。于是,按捺著內心的不滿,等。
按理說,到七月份的時候已經符合要求了,我一直捱到八月份,依然沒什么動靜。很是失望。
更壞的變化是,公司業務進展不順,到了八月份,我負責的業務已經被漸漸邊緣化。隨之公司轉型,這么一來,我從核心業務人員突然變成了邊緣人——加薪的希望更加渺茫了。
八月底,我沒再提加薪的事,而是直接提出辭職。當時內心的OS是:
如果公司重視我的話,不需要我過問,自然會加;如果公司沒有加,那只說明我不夠重要。既然我不夠重要,還留下來干嘛呢?
如果我是老板,我也不愿意給一個不創造任何新價值的員工付出更多的成本。
一些人總以為,自己資格老,就該拿高薪。
事實上,有的工作,你干十年,和別人干一年,產出的價值大同小異。這種情況下,養一個庸庸碌碌老員工還不如招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呢!
-3-
為什么老板高薪招新人,也不給老員工加工資呢?不妨用“老板思維”換位思考一下:
1.避免“人事地震”
誰不想加薪???作為一名老員工,不夸張地說,我做每天夢都在想加薪。
做個不恰當的比喻:公司就像一只忙碌的老烏鴉,員工好比嗷嗷待哺的小烏鴉,而薪酬是老烏鴉叼來的蟲子——加薪即加餐。想象一下:蟲子就那么一條,所有嘴巴嘎嘎狂叫是怎樣的場面?
一家公司,小的幾十號員工,大的幾百號、幾千號,所有人都晝思夜想盼著加薪,而就你一個人如愿以償,其他人怎么想?與你同一工資水平的員工樂意嗎?與你能力相當的人樂意嗎?
給一個老員工加薪,往往意味著一批老員工都得加薪。畢竟,對一家穩健的公司而言,人事地震可不是小事。而招一個新人進來,則可以完全避免這種“拔出蘿卜帶出泥”的副作用。
2.激活“溫水青蛙”
機器用久了有磨損,工作做久了會倦怠。一個人從新員工變成老員工,經驗值增長的同時也伴隨著新鮮感的喪失。一個很常見例子就是“拖延癥”,恐怕大多數老員工都病得不清。
新員工縱然做事毛糙,但好奇心濃、學習力強、沖勁兒足啊。得益于此,新員工的降臨常常具有一定的“侵略性”。這在心理學上叫“鯰魚效應”。一條鯰魚的存在,往往能起到激活一群沙丁魚的效果。
You can you Up, no can no BB。老員工何嘗不懂這個道理呢?為了不被取代,他們只能更加勤勉。所以,時不時補充新員工,對一個企業來說至關重要。因為,企業(尤其大公司)流動率過低,管理難免走向僵化。
3.清除“垃圾員工”
大家都知道,合同期內,如果沒有重大過失,企業是不能隨便開除員工的。仗著這一保護傘,許多老員工就得過且過了。工作任務完成就了事,不少干,也絕不多干。一個公司的氛圍好壞,往往是老員工因襲造就的。
對老板而言,誰不希望自己的員工每天精神煥發、干勁十足呢?而企業中,常常存在一些不思進取的老員工:開了吧,不至于,留著吧,看不慣,反正在老板眼里,他們是可有可無的存在。因為不加薪自動辭職,反倒省了一筆賠償費,何樂而不為呢?
有的人很是不解:為什么我辭職的時候,老板一句挽留的話都沒說?這不明擺著嘛,其實他早就辭退你了,就等你提交辭職報告了。如今你正中下懷,他暗地里高興還來不及呢!
-4-
所以,別總抱怨老板不給老員工的你加薪。真實的情形是,要(藥)加(家)薪(鑫)之流,通常最后都被干掉了——不是老板干了你,就是你干了自己。
因為,老板認為需要重點“呵護”的員工,早就升職加薪了;你既沒有加薪也沒有升職,只說明,你沒有超出(甚至沒有達到)老板的期望值。
不如閉嘴,兢兢業業學點真本事。
當你的能力達到能左右公司利潤的地步,老板追在你屁股后面給你加薪。不給你加薪,那是老板眼瞎,該跳跳。但這可能性極小。若真如此,這家公司離倒閉也不遠了。
作為一枚職場中人,幾千加到一萬,一萬加到一萬五,一萬五加到兩萬,每上一個層次都是一個坎兒。達到兩萬以后再想突破,比登天容易不了多少。
你要真有商業的野心,你該去想:
如何將自己打造成一名卓越的管理者;
抓住一切機會學習,讓自己出類拔萃、成為中流砥柱;
用心發掘每一個潛在的商機——時刻準備擼起袖子大干一場。
當你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人,加薪那都是小菜一碟。那時候,你大可以開掉老板另立門戶,給別人加薪多好!而不像現在,每天累得跟狗似的——就為了多掙幾個子兒,尾巴搖得像笤帚,還得不到好臉色。
其實,職場的新陳代謝是這樣的:
公司寧愿用更高的薪水招募——技術更牛、經驗更豐、學歷更高、證書更硬、加班更能、且更聽話的新員工,來頂替——游手好閑、廢話連篇、陽奉陰違、知識陳舊、不服管理的老員(油)工(條)。
而老油條是不可能輕易獲得加薪機會的,更不會得到重用,等待他們的——不是自己走人,就是被迫走人。
作者:魏漸
來源:未見(ID:weseer)